一、如何判断创业项目的可行性
顾客。
从这个顾客群体来看看,未来有没有增长的可能。
有没有更大的发展。
创业项目如何判断可行性
盈利空间。
这个项目有没有一个很棒的盈利空间,它的价格制订是不是有自己的主导权。
创业项目如何判断可行性
产品升级。
对于这个产品有没有一个升级的可能。
通过后期的技术或者设计来对产品进行不断的升级。
创业项目如何判断可行性
品牌。
有没有可能打造一个自己的品牌,在未来的竞争中保持一个较大的优势。
创业项目如何判断可行性
资金需求与风险。
这是一个项目就要考虑它的投入与产出是不是合理,有没有条件实施成功!
二、如何评估创业项目
1、市场定位:一个好的创业机会,必然具有特定市场定位,专注于满足顾客需求,同时能为顾客带来增值的效果。
因此评估创业机会的时候,可由市场定位是否明确、顾客需求分析是否清晰、顾客接触通道是否流畅、产品是否持续衍生等,来判断创业机会可能创造的市场价值。
创业带给顾客的价值越高,创业成功的机会也会越大。
2、市场结构:针对创业机会的市场结构进行5项分析,包括进入障碍、供货商、顾客、经销商的谈判力量、替代性竞争产品的威胁,以及市场内部竞争的激烈程度。
由市场结构分析可以得知新企业未来在市场中的地位,以及可能遭遇竞争对手反击的程度。
3、市场规模:市场规模大小与成长速度,也是影响新企业成败的重要因素。
一般而言,市场规模大者,进入障碍相对较低,市场竞争激烈程度也会略为下降。
如果要进入的是一个十分成熟的市场,那么纵然市场规模很大,由于已经不再成长,利润空间必然很小,因此这项新企业恐怕就不值得再投入。
反之,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市场,通常也会是一个充满商机的市场,所谓水涨船高,只要进入时机正确,必须会有获利的空间。
4、市场渗透力:对于一个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创业机会,市场渗透力(市场机会实现的过程)评估将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
聪明的创业家知道选择在最佳时机进入市场,也就是市场需求正要大幅成长之际,你已经做好准备,等着接单。
5、市场占有率:从创业机会预期可取得的市场占有率目标,可以显示这家新创公司未来的市场竞争力。
一般而言,在成为市场的领导者,最少需要拥有2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
但如果低于5%的市场占有率,则这个新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虽然不高,自然也会影响未来企业上市的价值。
尤其处在具有赢家通吃特点的高科技产业,新企业必须拥有成为市场前几各的能力,才比较具有投资价值。
6、产品的成本结构:产品的成本结构,也可以反应新企业的前景是否亮丽。
例如,从物料与人工成本所占比重之高低、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的比重,以及经济规模产量大小,可以判断伴企业创造附加价值的幅度以及未来可能的获利空间。
效益评估准则:
1、合理的税后净利:一般而言,具有吸引力的创业机会,至少需要能够创造15%以上税后净利。
如果创业预期的税后净利是在5%以下,那么这就不是一个好的投资机会。
2、达到损益平衡所需的时间:合理的损益平衡时间应该能在两年以内达到,但如果三年还达不到,恐怕就不是一个值得投入的创业机会。
不过有的创业机会确实需要经过比较长的耕耘时间,通过这些前期投入,创造进入障碍,保证后期的持续获利。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前期投入视为一种投资,才能容忍较长的损益平衡时间。
3、投资回投率:考虑到创业可能面临的各项风险,合理的投资回报率应该在25%以上。
一般而言,15%以下的投资回报率,是不值得考虑的创业机会。

扩展资料
1、组织安排
组织安排是项目评估工作的第一步,即:组织力量、制定计划。
2、收集资料
为直接投资提供咨询服务的投资银行机构应收集这些资料数据,加以查证核实,并作进一步的分析研究;投资银行还应根据评估内容和分析要求,通过企业调查和项目调查,进一步收集必要的数据和资料。
3、审查分析
企业和项目概况审查;市场和规模分析;技术和设计分析;财务预测;财务效益分析;经济效益分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项目评估基本程序
三、如何判断创业项目是否可行
实际上,很多创业者并不知道真正的商业模式是什么?正如很多企业家一样,成功之后才会总结出来企业商业的模式,实际上在创业阶段是摸索阶段。
大家所说的商业模式通常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狭义的商业模式;二是,广义的商业模式。
狭义的商业模式,即企业的价值主张和成本结构之间的关系,说的是企业如何去赚钱;而广义的商业模式,可以概括为企业做生意的方式,就是怎么样持续去赚钱的问题。
国际上的一些专家认为,它包括价值主张、目标客户群、分销渠道、客户关系、价值配备、核心能力、伙伴网络、成本结构、收入模式。
这些评判的指标相对复杂,创业者很多情况下并不会考虑这么多问题。
大部分认为就是收入模式。
有时候,我们很难在短时间内判断一个商业模式的是否具有可行性。
很多创业者说,他们有很好的商业模式,而且是可以实施的。
当你看到商业计划书的时候,只不过是一个商业创意。
创业者常常会把商业创意误认为是商业模式。
而商业创意主要是针对市场或买方效用的一个新思路,即企业对买方或者潜在客户提供怎么样的前所未有的价值。
它是基于市场运作层面的,可以包含很多奇思妙想,但是效果如何,企业能否从中获得持续利益是不确定的。
而商业模式,则反映了该项业务为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及相关的设计。
一个好的商业模式肯定是具有创意的,但没有经过设计的商业创意并不是商业计划。
好的商业必然是企业战略的核心部分,它的创新也意味着整个企业的变革,也将为企业带来持续的盈利能力。
开创蓝海的商业模式 蓝海战略专家认为,蓝海战略是基于买方(顾客最大效用)效用,推出战略定价(持续盈利能力成本保证),到目标成本,再到促进接受,使得这个战略能够有效地执行。
这就是蓝海的战略模式。
蓝海业务必须满足的4个主张: 1、价值主张:即,买方的效用,涉及到你的商品或者服务能够为顾客和买方大众提供怎样前所未有的价值。
给予客户是惊喜价值,即最大化价值! 2、价格主张:即战略定价。
当你有了顾客需求,你如何抓住市场,尤其是大众市场;你采取什么样的一个定价才能抓住这个市场的主体。
3、成本主张:从狭义的商业模式分析,当企业满足了前面两个条件,企业能否有一个持续的模式赚钱?还是企业仅仅是服务了买方的大众市场,自己却入不敷出?这个问题就涉及到总目标成本与利润之间的关系。
这也决定了你的企业在市场是否具有持续的盈利能力? 4、流程及人员主张,涉及到战略执行。
蓝海战略的整体就是协调价值、价格、人员、流程的系统工程。
如果企业成功实施了蓝海战略的前三项主张,那么企业就具有了成功设计了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的实施、执行,最后的落地生根都是需要我们考虑到流程以及人员的主张。
从蓝海条件分析看来,一个好的商业计划肯定是以蓝海战略为基准制定,符合蓝海战略要求,但显然,具有蓝海战略特征的企业具有的商业模式并不一定是好的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