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他作为村中为数不多的大学生,放弃稳定的工作,毅然回到乡村,“只为追寻儿时的味道”,他不怕吃苦,敢想敢做,打响凉伞豆腐品牌,把“小生意”做成“大买卖”。
2.以豆腐产业为载体,带动邻里乡亲脱贫致富。
3.他就是湖南湘当当食品公司青年创业者姚沅森。
4.他说,创业就是把喜欢的东西做成产业。
5.姚沅森从小对凉伞豆腐有着说不出的喜爱。
6.在他的记忆里,童年就是石磨转动的低沉声,游浆木勺溅起的水花,以及那穿过故乡青石巷的豆香。
7.他记忆中的“乡愁”味道,就是凉伞豆腐。
8. 凉伞豆腐是新晃有名的地方特产,凉伞盐卤豆腐在清咸丰年间就誉满三湘,因质纯细腻、舒适可口、回味绵长而备受当地人喜爱。
9.大学毕业后,姚沅森被分到邵阳一所学校任职。
10.在外漂泊的日子久了,或许因为对家乡的想念,凉伞豆腐的味道一直让他魂牵梦绕。
11.“为何不把它做成产业,让更多的人能享受凉伞豆腐的美味?”2010年9月,经过再三思考,姚沅森决定放弃工作,返乡创业。
12.回到新晃老家,他动员同样有深厚家乡情怀的堂兄,两人决定开办豆腐食品工厂。
13.“做好凉伞干豆腐,除凉伞镇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外,精选优质大豆是保证味道正宗的关键。
14.”姚沅森说,以前新晃有种植黄豆的习惯,但是量少,无法满足工厂的需要。
15.为了扩大新晃黄豆种植规模,让更多的农户能分享豆腐产业带来的红利。
16.他跟周边农户签订收购协议,保证农户的利益。
17.“我们以前种豆子都要自己挑到市集上去卖,运气好当天卖完了,运气不好,一斤都卖不出去,自从乡里有了豆腐企业,不愁没人收我们的豆子了,我们现在唯一想的就是把豆子种好。
18.”凉伞镇花园村村民杨秀卓开心地说道。
19.解决好凉伞豆腐的产量问题,但如何让待字闺中的凉伞豆腐打开销量却是一大难题。
20.姚沅森想到了电商,“借助抖音的风口,把凉伞豆腐销售出去。
21.”几个年轻人说干就干,注册账号,做运营,干直播。
22.起初效果平平,一天十几小时直播下来,也卖不了几单,慢慢地,大家的激情和热情都被渐渐地浇灭了。
23.但姚沅森一直坚信“风口上的猪会飞”。
24.“兄弟姐妹们,凉伞豆腐来啦!我们的豆腐口感细腻,种类繁多,包装精美,已经挂上链接,大家可以自行购买喔!”每到晚上,姚沅森就在直播间扯着嗓子叫卖。
25.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姚沅森的坚持下,抖音号越做越好,很多人来到直播间下单,凉伞豆腐也逐渐让人熟识。
26.小豆腐做成了大买卖,也成了村民脱贫致富的法宝。
27.据了解,姚沅森豆腐食品厂与26户村民签订黄豆供销合同,与4家“肉牛养殖场”、6家大型养殖场签订了供豆渣协议,发动群众种植黄豆约800亩,实现产量7.5万公斤,存栏母猪100头,大小香猪1200余头,凉伞花猪200头,充分实现豆渣的合理利用,带动了凉伞坝万村三分之一的贫困户实现脱贫。
28.(记者 陈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