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华人都觉得在澳洲,中餐馆简直比比皆是,可以说随处可见的都是中餐馆。但是不曾想其实在澳洲的中餐馆,却是举步维艰,甚至还大量倒闭在悉尼,餐馆因资金不足以及经营管理不善而倒
不少华人都觉得在澳洲,中餐馆简直比比皆是,可以说随处可见的都是中餐馆。
但是不曾想其实在澳洲的中餐馆,却是举步维艰,甚至还大量倒闭
在悉尼,餐馆因资金不足以及经营管理不善而倒闭的比率高达50%,且亚洲餐馆的倒闭率还高于此数字。

华人老板称中餐馆越来越难做
李先生曾经在悉尼唐人街营餐馆多年,他说“我在1990年左右来澳,开什么店都赚钱,现在员工频告老板违反劳工法、店租与人力各种成本又涨,很多人都不敢进餐馆业。”
他指出,澳洲规定公司最低时薪现为18澳元,比当年要高得多,尤其大酒楼属于劳力密集,更是难以负担成本飙升。


中餐馆陷入困境的原因
中餐馆是华人在澳洲的一个主要的产业。但是华人餐馆也参差不齐,尤其大批移民到澳洲,很多来了澳洲就开餐馆。
而中餐馆如今陷入困境则有很多原因。
一, 好厨师,好炒锅难请
好的餐馆对炒锅师傅很是依赖。好的炒锅,就算有手艺,脾气大得很,业主也头痛。
有网友曾经表示自己在本地群里,看到一位经营高档中餐的老板娘发出雇人短信,说请炒锅,不会可以教。该网友笑了半天。随后又摇头无奈。该网友表示:“干餐馆的都到什么地步了?是个人就行啊!可好的优质的饭菜,并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做出来的。”
还有餐馆从业者表示:“我用过一个台湾来的大厨,手艺很高,认真做得时候,真是飘香飘香。而且肚子里货多,就是见识多,随便什么料,马上就能对火出像样的餐。但是,这种人,不但要价要得离谱,而且绝对不是时时都给你尽力的。客人一排队,立马撂挑子。你说老板请这种人,哪里伺候得起?”
这就是为什么一家店,有时候好吃得不得了,下次再去就难以下咽。有可能换人了,有可能是厨师心情不好。

二、门槛低,成本高
开个餐馆赚钱,是低端生意。随便什么人,有几个存钱,少量投资,端个炒勺,就开门营业赚钱了。
比如福建人尤其热衷开Buffet店。但是Buffet店如今运营成本超高,维持最难,人工加食材就让人钱包大出血。
以前食材成本可以忽略不计,牛鸡肉蛋都便宜。这些年,年年增高,Buffet店要盘盘碟碟都填满,客流量不够,晚上收工哗哗倒进垃圾桶,都是损失。

人工方面,这种形式不可能少用人,后厨前台,一个萝卜一个坑。人工是大头。现在到处嚷嚷最低薪,有的Buffet店不出薪水,是违法行为。曾经有一个这样的老板被人告,搞到证据,坐牢罚款。
有从业者称:“前几年店附近声势浩大开一个Buffet自助餐。当时我的大厨还表示担心。据说光装修就七八十万澳元,据说就连地板上的贴边都是高级材料。那又怎样?满打满算不到两年,关门大吉。”

三、菜单随意,做菜任性
中餐馆有个毛病就是不喜欢按照食谱和菜名做菜。一般西方餐馆菜单上标注了内含什么食物,什么调味料都会写明,厨师也会严格按照菜单所写来做。
但中餐馆就任性得多了,同一个厨师都同一种菜都有可能出现不同的“加料”,味道更是大相径庭。还特别喜欢搞“时蔬”,就是餐馆当天有啥就做啥。
所以不少中餐馆都不会再菜单上注明完整的材料食材和佐料,这恰恰是当地人很不喜欢的。

说到餐单,中餐馆还有一点就是包罗万象,应有尽有。仿佛把整个城里所有中餐日餐韩餐的菜式都囊括进去。犯了经营生意的大忌。
但凡做开店生意,对顾客都有个定位。你要吸引那一个层次的客人?你周围最多的人是收入什么档次?一概不管,只求全席。你想讨好所有的人,其实就是得罪了所有的人。因为你失去了特色,失去了质量。

有人说澳洲的中餐馆都是:“在夹缝中求生”?
如果要改中餐馆生存现状,那可能是一条很漫长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