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1940年代起,香港饼店已出现蛋挞,1950年代至1980年代打入多数茶餐厅。
2.初时茶餐厅的蛋挞都比较大,一个蛋挞便可以成为一个下午茶餐。
3.而味道香甜醇厚,松软可口。
4.1990年代起,兼营包饼之茶餐厅逐渐减少,故现只在旧式茶餐厅有自家烤制的蛋挞,其他茶餐厅则从面包工场订购蛋挞飨客。
5.另一方面,香港不少酒楼的点心中也包括蛋挞仔(小型蛋挞)。
6.还出现了适合减肥的蛋挞,蛋浆是用蛋白做的。
7.44岁的张桂成是内江东兴区双桥乡人,之前在浙江台州开了10多年的出租车,妻子何素英也在工厂打工。
8.后来夫妻俩筹划着想做点小生意,张桂成便在2010年去了杭州的一家点心培训班专门学习制作蛋挞,一年后学成归来,在翔山路开了这家几平方米的葡式蛋挞店

9.在开店之前,张桂成和妻子对多家内江蛋挞进行了“考察”。
10.相比较而言,他觉得自家蛋挞的优势是纯手工制作,“味道比较香。
11.”特别是吃过某西式品牌快餐的蛋挞后,张桂成有了自信心:“比他们的好吃,没有他们的油腻,也没有他们的甜。
12.”“考察”结束后,张桂成和妻子从广州、成都等地买来保温柜、不锈钢工作台、搅拌机等设备,“张氏蛋挞”正式上市。
13.开店两年来,张桂成每天早上都是七点起床,开始一天的工作——制作蛋挞,一直做到下午三点多。
14.店铺则由妻子一人看管。
15.尽管目前自家蛋挞受到了附近居民和学生的喜爱,但由于地理位置所限,客流量始终没有达到张桂成心目中的标准

16.于是,去年,张桂成便把目光投到了街边报亭上,希望能提供一定数量的蛋挞给他们。
17.在被拒绝了十几次之后,街心花园公交站牌附近的一家报亭终于答应售卖“张式蛋挞”。
18.“我给他们说的是以较低的进价供货给他们,也让他们稳赚不赔

19.”据了解,一年多来,这家报亭每天能卖出七八十个“张式蛋挞”,加上翔山路的总店,冬季生意最好时“张式蛋挞”一天能卖出近200个,每月净收入6万。
20.本文来自生意我最行,创业家系授权发布,略经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
21.[ 关注创业家公众号(ID:chuangyejia),读懂中国最赚钱的7000种生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