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是午夜了,城市里依旧灯火璀璨。
“你别着急,慢慢来!”外卖大哥嘱咐道。
她手有点抖,很明显地慌张,有个薯条干夹了两次都没夹上。
“他那边来了个大单,都凑在一起了。”她说到,手忙脚乱地装着外卖单上的东西。
“原来你是着急帮他忙呢?怪不得。”大哥说了之后就一直耐心的等着。
她开的小店叫地瓜坊,专门卖烤红薯、烤梨之类的,外加一些其他果干和一些零食。这种生意,难道不是打打酱油买买菜的吗?

没想到就是这不起眼的小生意,她一干就是十三年。原先她的门面在街对面,有大概七八平方的沿街门面。原先的烤红薯是用大缸似的烤炉烤,对于这个生意地方已经足够大了。每天从早上十点左右,一直营业到晚上一两点。既做实体,又做外卖。为了多卖一点,上了外卖平台,她也一直坚守,尽管晚上不见得能出几个单子。
因为挨着广播电台,周围也有不少小的酒店,周边几个小区的面积不大,但是有很多私人出租的公寓。就是这样的小生意,很难想象能够一直做这么久。
其实这个生意,主要是零食,在售卖地瓜的同时,兼卖一些包装好的小零食,还煮了梨汤和酸梅汁,也可以外带。小店本身需要的面积也不大,一个人基本上完全可以搞定。没顾客的时候,可以抽空休息休息。
去年因为政策原因,这条马路边上的营业的平房全部不准作为商铺出租了,所以她不得已又找了现在的位置。
这间小门面虽然不在街面上,但是它开在了美食城的门口。简单地说,就是占了门口两扇玻璃那么大的地方,拢共有个5平方。因为地方变小了,烤炉放不下,现在置办了电烤箱。
在这条路上做了很多年了,所以基本上老客居多,生意有些影响,但相差不是很多,美食城也给自己带来了不错的曝光率。
依然是熙熙攘攘的人群,有无数个人来了又走了,有无数家做生意的人来来去去的,这么多年来,见惯了风雨飘摇,唯有做好自己。

刚过午夜十二点,李大哥一家就进了店忙活着把自己的家伙什拿出来,包括一次性碗筷饭盒,蒸包子的屉子。在这个店面的固定位置,一般是靠近门口的地方,拉开阵仗,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一个人忙着煮豆浆点豆腐脑,在等待煮的过程中,忙着把胡辣汤,小米粥等等都需要准备的也一并煮好待售。
对于一般人来讲,这正是踏踏实实睡觉的时间;而对于他们来讲,这的确是一天的开始,因为他们做的是早点。他们的一天就是从晚上十二点到早上八九点,碰到开门晚点的商家,可以做到十点左右。
一般卖的有豆浆、胡辣汤、馄饨,还有小米粥;主食有包子、菜饼、麻团、油条等,再加一些小配菜、茶叶蛋。

因为跟所租的门面是错峰营业,有的商家为了抵消租金压力,也很乐意有这样的早点铺子合作。对于双方来讲,也算是双赢的局面。只要是卫生搞好,不给店面营业带来困难,这是最经济合理的一种搭配。
做早点很辛苦,一般人不愿意干。很多人做这行,要是打工的话,一年半载就差不多了。而要是自己的早点铺子,一家人忙活的话,挣的钱都是自己的,就感觉还能坚持。
另外,如果请人,能不能长期干也是问题,给的工资不能太高,否则就不挣钱。一般来讲,他们很多都是一家人一个摊子,要么都是亲戚朋友。
现在流行做外卖,因为晚上客人少,为了扩大销路,李大哥家也做点外卖生意。一天出的单子不算多,但是能挣一块算一块。碰上好的时候,光外卖单能把一天的租金给赚出来。不过那是偶尔,并不指望外卖挣钱。

小本生意,就是从这点点滴滴的做起。
一般认为晚上吃饭的人少,可在这个大城市,并没有明显地区分,总有小生意能够见缝插针。不管是顶着太阳,还是迎着月亮。总是能看见忙碌的身影,在那之后是一家老小的吃穿用度。
小生意,不见得就养不起小门面。
有家小生意,专门卖煎饼。这家店单独租了一间门面,面积不大,有个十个平方左右,在四环边上,这个租金并不便宜。
店铺的牌子上就写的是煎饼铺子,专门主打煎饼。

一般的煎饼铺子是开在一些店面的门口,跟别人家搭伙的。可这家煎饼铺子,是自己租的单独一间铺面。小有小的做法,大有大的盘算。
店里一边摆放两三张桌子,方便人来时可以吃完再走;一边算是加工煎饼的地方,外加结账的柜台,跟食堂的档口差不多。
煎饼根据配菜的不同,口味不同。虽然分了很多种,也不过是几种材料和口味的排列组合;加上喝的豆浆,粥之类的,菜单上看起来也是满满当当的。
这个店铺,生意还真的不错,主要仰仗的是周边租房的人群。白天忙的时候要两三个人才忙得过来:一个人忙着结账,收拾桌子;两个人左右开弓,占着两个炉子做煎饼。到了夜晚不忙了,一个人基本上可以搞定。
生意一般从早上五六点忙到晚上两点左右,一个人是吃不消的,所以店里也是实行两班倒。这是这家小店所能做出的最合理,最划算的安排了。因为租金和人工的压力,不得不延长营业时间。如果能不这么累,没有人能选择这么长的营业时间。一般晚上2点以后,吃饭的人极少,虽有零散的单子,但迫于雇不到合适的人,只能在2点打烊。
比较醒目的是,贴在门口窗玻璃上的招工启事,上面的工资是3800——6000,管吃住。以最平常的三个人来算,光店面人工工资一月就得一万多。还不包括吃住什么的。

如果是是单单靠煎饼的话,那得多少张煎饼?所以怎么能提高客单价,怎么能让顾客常来常往,老板是绞尽了脑汁。除了做好自己的煎饼口味,还扩充了产品种类,但还是专注于自己的煎饼,并没有其他主食。增加了诸如烤肠,茶叶蛋等小项目,还有一些种类丰富的小配菜。
凡此种种,店面也是开了很多年了。
除了堂食之外,外卖也不少做。每次骑手来取餐,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放好豆浆或者粥汤之类的。
小生意,也需要小智慧,也需要坚持,除了保证自己的口味稳定,还需要与时俱进,跟这个时代的各种渠道打交道。
做生意,适时改变很重要。
结语
就是这些不起眼的小生意,充斥着大街小巷,遍布在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却又牵动着大家伙的胃。这里忙活的不只是小老板们的生计,也是小店周边千万人的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