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希子体验时间:2021年10月14日体验地点:咸安老中城裁缝店体验职业:裁缝不少老一辈的人家习惯扯好布料来到裁缝店,量体裁衣定做衣裳。在城区的一些老
来源:咸宁日报
全媒体记者 陈希子
体验时间:2021年10月14日
体验地点:咸安老中城裁缝店
体验职业:裁缝
不少老一辈的人家习惯扯好布料来到裁缝店,量体裁衣定做衣裳。在城区的一些老居民区周围,或是菜场附近的巷子里,这些裁缝店的老板基本上都是实实在在的手艺人。14日上午,记者来到咸安老中城附近拐角蒋先富师傅的裁缝店中。店内店铺内挂满成品制衣和布料,光顾的客人以中老年长辈居多。
今年61岁的蒋师傅是这家裁缝店老板,如今这家店由他和妻子一起经营打理。他从19岁起跟着老裁缝开始学习裁缝手艺,从上世纪90年代经营店铺到现在,已经积累了近30年的经验,客人所要求的各种款式都可裁剪设计做出成品。
“现在的人,拿针线的很少咯!”蒋师傅以针脚整齐、服务态度好、舒适合身被街坊邻里所称赞。一转眼,裁缝生涯陪伴他42年。“现在商场里一件衣服动不动上千块,很多人觉得还是做衣服更划得来。”蒋师傅说,他现在每月累计能接十几单生意。“天蒙蒙亮就要起来干活,不然根本来不及做。”尽管现在人们到商场买衣服成为了消费的主流,但老一辈的人还是喜欢量身定制新衣。如今除了部分市民喜欢找蒋师傅定制衣服外,有的单位做工作服也找他。
因为网购的衣服款式时尚,几乎没有年轻人来光顾,只是偶尔会有一两个小姑娘带着时尚杂志或从网上下载的图片过来询问能否按照图样量身定做。这对有着多年裁缝手艺的蒋师傅来说不在话下,顾客只要选好喜欢的面料,设计、剪裁完全可以照着图样做出来。蒋师傅从量尺寸、打样、裁剪、做工、锁扣眼到熨烫,做出成衣约需一周的时间。
记者试着拿起两块废旧布料,穿针引线“练手”。一阵忙活,布料是缝好了,可是针脚歪歪扭扭,像蜈蚣一样。“这样缝衣服,卖给客人是不行的,只能回家自己穿啦。” 蒋师傅打趣说。
“蒋师傅,这两天还忙啊?”谈话间,一位老顾客来到店里,她翻出手机里的图片给蒋师傅看,“最近这种款式很流行,我想做一件。”这位女顾客说,图片是她照着网店展示的成衣图片拍的,“网上买衣服,虽然便宜,但布料不好,做工也粗糙,穿不出去,不如自己选料子做一件。”待蒋师傅做好后,顾客会来试衣,再根据顾客的要求做修改。
“我们这一行还要不断学习积累、跟得上潮流,最起码顾客拿来的新款式,你要能把它做出来。”记者注意到,在老中城沿街开裁缝店的至少有八九家,不过,并非所有店的生意都好。“裁缝赚钱不容易,干我们这行比较辛苦,很多人后来都转行了。只有真正爱这行的人才能坚持下来。”蒋师傅说,
责编:丁婉莹
本文来自【咸宁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