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懂日记,最近几期一直提到网店,就是专门做小分类,做夹缝产品,每天只需要出货几单就行。类似的小店搞上一二十个,一天的利润也相当可观。我想起了自己的网店,试着打开看看。前两
看懂懂日记,最近几期一直提到网店,就是专门做小分类,做夹缝产品,每天只需要出货几单就行。类似的小店搞上一二十个,一天的利润也相当可观。
我想起了自己的网店,试着打开看看。前两年商品信息有问题,也懒得调整,天天也没流量,没多久就被关店了。今天一尝试,很快就重新开起来了,非常迅速,我原本以为又要费一番波折的。
重新看了下店铺信息,2011年3月份注册的,算是下手够早的了,大一下学期折腾出来的,可惜没有一直专注下去。店铺信誉分,四颗红心,当年提升信誉有平台,而且特别多,提升也很快,我印象是两三个月就升到四颗心了,心想,这么简单的事,干着也没啥意思,可能也不会有什么价值,就没再做了。
如果当时的眼光能看到五年后、十年后,早就马不停蹄给升到皇冠了。
上班族的思维跟创业者的思维确实有很大差别。刚上大一那会儿,对学校各方面都不满意,怨天尤人,学习又学不进去,整天闲着没事就想找点事干。先是在阿里巴巴上进货,四百多块钱进了一箱帆布鞋,就在校园里摆摊,找同班的两个女同学帮忙卖着,卖得还不错,每双鞋能有十块钱的利润。
鞋子卖完了刚好春季,就卖衬衣,主要是女款衬衣,选货有点问题,发回来一看,质量很差劲,每件衣服上都有很多线头,合伙的兄弟挑了一个下午才给处理完。衣服就比鞋子麻烦多了。卖鞋子的时候,从教室里搬一张课桌出来,把鞋子放上去一陈列就可以了。
衣服呢?首先需要衣撑,把每件衬衣都撑起来,便于别人挑选。挂在哪呢?一开始是两棵树中间栓一条绳子,挂绳子上,过了两天感觉不上档次,因为前面有成功的经验,毕竟一箱鞋子不到一个月就卖完了。于是就“斥巨资”,一百多块钱买了顶帐篷,就是集市上、庙会上常见的那种大号的红色帐篷,这样衣服在上面挂着比较方便,也更像是一个摊位,我们在慢慢地朝着正规化迈进。
事实证明了,这批衬衣选的太失败,虽然便宜,但质量太差,款式也比较老气,满足不了大学生的审美。
还好,没过多久夏天到了,我们适时推出了情侣装,依然是五十块钱以内的,白色为主,印的各种图案,方便校园情侣们表达自己的爱意。这个算是不赔不赚,刚推出来的时候,很吸引人,也卖出去了一些,后来在我们对面就出现了竞争对手,是一对儿小情侣,每天摆台的时候秀恩爱。我们这边就不一样了,三个室友合伙出资,两个女同学站台,算是合作的模式,如果长期做、做大了就有了企业的雏形。所以,我们总是鄙视对面,但,鄙视也没用,有了竞争,就抢走我们一半的生意,所以我们两家的情侣装卖的都比较一般。摆摊期间,有几次保安大叔过来了,我们远远的一看就有点紧张,当时正在流传着“给我三千城管,我可以踏平日本”的段子,我们心想,保安过来该不会是要没收“作案工具”的吧?提心吊胆了好一会儿,结果他们只是路过,看了看我们的摊位,也没说什么。
当时,人真的是有激情,真的是太闲的时候就容易不安分。
晚自习快下课时,我们的一个哥们儿就做好了搬桌子的准备,这边老师刚一走,那边他就搬着桌子,我们另外两人抬着一箱子鞋子往楼下冲去,摆摊就摆在女生宿舍楼下,因为下课以后大部分人都是直接回宿舍的,早点摆出来,她们路过了刚好可以看到,成交的可能比较大,另外,晚上夜色朦胧,看细节看不清,人也容易冲动消费,所以好几单生意都是在晚上成交的。
一开始只是我们一家,后来有了情侣装小情侣,再后来有了卖小饰品的、卖耳钉的,就是一个电脑桌、一个小台灯,很简单的一个个小摊位,很快就有了十多家,成了微型的跳蚤市场。
那种感觉很奇妙,也没想着要挣多少钱,就想着不能把大好时光都荒废了,多折腾,多尝试不同的生活。我们三个出资的男孩都比较腼腆,把所有东西摆好就躲在旁边,当幕后工作者,前面接待的是女同学,也没说给人家开工资、给提成什么的,人家俩人也没问,反而很乐意帮忙,有一部分老乡的情分在里面。在帆布鞋卖完以后,一算有将近200块钱的利润,于是五个人就出去搓了一顿,一百多块钱,快把利润都搓完了。
当年也就是刚刚从高考的重压下走出来,有冲劲,有精力,想要积极向上。所以大一做了很多种尝试,到了大二就不行了,开始同流合污,跟着别人一起堕落下去,主要是因为换到了新校区,住宿条件好了,也买了电脑,能上网了,所以注意力就集中在网络上了。库存的衬衣还剩下好多,只是想起来的时候拿出来摆摆摊,摆了几次没有任何收获,就再也提不起兴趣去摆摊了。
之所以想要买电脑,是因为大一的时候开了网店,只能去学校网吧里去建设和维护,特别麻烦,又费钱,当时想的是,自己买了电脑,就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网店中去,全身心地创业,说不定会成为下一个比尔盖茨。
可是买完以后就发现自己错了。原本去网吧还有个焦点,知道要干点什么事,还要在限定的时间内做完,否则就要多收费,所以,基本上是忙完网店的事就马上关电脑了。
等到自己有了电脑,就没有焦点了,发现网络上信息太多了,新闻、视频、游戏,哪个都想看一看。那一年的十一假期,我没有回家,一个人在宿舍抱着电脑待了七天,除了吃饭下楼,就没离开过电脑,依然是不知疲倦。当时感觉电脑就像是一个潘多拉魔盒,到处都是宝藏,到处都想挖掘一下、尝试一下,所以反倒越来越偏离初衷了。
网店?去他的网店吧,以后再说。那时候是2012年。
后来就是大三的实习,就是毕业以后参加工作。工作了十年的时间,每天想的都是怎样成为一个合格的打工者,怎样才能符合老板的要求,几乎没有重新再去考虑过打工和创业的问题?创业?那是有钱人的游戏,心底里总有这样一个声音,总觉得自己不配去创业,只能老老实实打工。
直到最近看了懂懂多年前的文章,看到了当年互联网创业者们的历程,才知道我错过了太多。我刚接触到网店的时候,正是电商的风口期,是传说猪都可以飞起来的时候,可惜没有坚持做下去,没有超前眼光,没有引导,没有恒心和毅力,到现在一事无成只能说是咎由自取。
看着网店上的注册日期想到一句话,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机会真是千载难逢,抓住了就能乘风破浪,错过了就错过了。
大致看了下,跟以往的开店模式差不多,操作流程都还记得,连夜开始上架商品,主要是分销,越干越起劲,干到了凌晨五点,小店看起来才像个店铺的样子。把营业执照也上传上去,店名也改一下,整得正规一点。
上午的时候还真有人来咨询,是关于下水管道疏通剂的,她忘记了从哪买到的货,看我这里有卖,就问问跟货相关的一些问题,总还是好的,毕竟有了一条流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