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小企业生命周期非常短,平均寿命1.7年,这固然跟经济环境有关系,但更多的我认为跟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息息相关。在中国创业的小微型企业老板大多数是文化程度不高的群体,因为

中国的小企业生命周期非常短,平均寿命1.7年,这固然跟经济环境有关系,但更多的我认为跟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息息相关。在中国创业的小微型企业老板大多数是文化程度不高的群体,因为学历不高,没办法在职场中拿到较高的收入,所以选择创业,拼好了就能实现财务自由,这恐怕也是大多数盲目创业的人最初的想法。
既然选择创业,那么就要有随时应付市场变化的准备,不然真到了那一天,手忙脚乱,最终的结局只能是关门歇业。在商业活动中,转型不算是一个新概念了,但能够转型的企业,成功转型的企业真的不多,大多数经营困难的企业都选择硬抗。不是不想转型,而是不知道怎么转型。

我认识一个老板姓曹,认识他的时候他还在做印刷厂,因为业务的关系彼此成了朋友。很多人都知道印刷行业竞争非常激烈,印刷一个包装盒,有时候甚至只有几厘钱的利润,就这样还不一定能抢到客户。毕竟印刷的门槛不高,有一台机器,请几个工人就可以做了,从2013年开始印刷厂就陷入了恶性竞争的局面,争相给客户报低价,最后弄得大家都没钱赚。
特别是网上印刷业务开始以后,印刷厂就更没有业务了,那时候印刷3000张DM单,在印刷厂报价一般是750—950元,根据自己的成本控制能力,基本都在这个范围,可是网上印刷厂只报价350元,工人工资都不够,你说怎么跟人家竞争。

这个问题同样困扰了曹总很久,因为我以前做过艺术品公司,我们交流比较多,他也经常来我们公司看看,甚至还去了我们的上游厂家参观了解,你别说还真让他找到了一条出路。
那个时候艺术品公司都在走艺术衍生品的路子,甚至连北京的国家博物馆都依赖艺术衍生品发了财,每年有上亿的销售进账。

曹总盘点了下自己掌握的资源,自己有印刷厂,有工人,有纸张库存,还有装订线,如果和艺术衍生品扯上关系,也许能走出印刷的死胡同。说干就干是曹总的风格,马上招聘了设计师,开始根据自己的设想设计艺术类本册。说白了也简单,就是把传统文化的艺术元素转移到本册的封面,或者把非主流的文化元素给弄过来。一开始就做本册,每种规格就做500本,一是避免库存积压,二是让客户有限量版的感觉。

本子做出来后一开始使用市场上稳定的礼品经销渠道,自己又注册了微信小程序,尝试微营销。本子推出后很受市场欢迎,特别是文艺小青年,特别喜欢个性化的东西,下单都是好几套的买。
有了这次突破,曹总就大胆起来,不断地推出新品,适合各种年龄段人的口味,甚至还有一款本子上印着“学习不好,妈妈会打”。
在做本册之前,市场上一个本子差不多5-8元的价格,这个系列的本册要卖到30元,可是因为符合自己的口味,客户愿意买单。就这样通过更少的产量,曹总赚到了比之前更多的钱。
后来曹总又陆续开发了创意贺卡系列,艺术便签系列,胶纸系列等等12个系列五百多款产品,整整布满一个展厅。

用曹总自我调侃的一句话来说:印刷行业我最懂文创,文创行业我最懂印刷。
这是一种置之死地而后生后的自信幽默,印刷和文创行业跨度太大,曹总在其中付出的艰辛可想而知。
连这样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行业,曹总都能通过努力转型成功,甚至赶上了新零售的风口,我们有什么不可以。
如果你也遇到了经营困境,跳出为自己划的圈子,只要敢想,总有突破口。
如果你在想创业,还没有找到切入点,不妨想想你的上下游,他们的产品或服务有没有突破口可以利用。
如果你仍然在职场打拼,恭喜你在2020年你是幸运的人,不妨想想你所在的企业能不能再次突破,对提升自己的能力大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