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师家离学校只有十分钟的路程,所以每天都骑自行车上班;而学校的学生们大多也住得不远,所以基本上都是骑着自行车上学。总之来说,这所学校每到上学和放学的时候,骑着自行车的老
李老师家离学校只有十分钟的路程,所以每天都骑自行车上班;而学校的学生们大多也住得不远,所以基本上都是骑着自行车上学。总之来说,这所学校每到上学和放学的时候,骑着自行车的老师和学生们就好像山呼海啸般地涌进学校,或是山呼海啸般地冲出学校。
所以校门口的补胎店自然生意很好。
但是李老师很发愁,因为他的自行车最近已经好几次漏气了,每次漏气的时候他都到那家补胎店修轮胎。店里的老板姓王,见了人总是乐呵呵的,技术倒也不赖,最多五分钟就能修好。

可是修了两次以后李老师就有些纳闷,他的自行车以前很少出毛病,怎么最近就老是漏气呢?
放学的时候李老师正准备去接孩子,结果解开车锁蹬了两步刚一跨上车,“坏了,又漏气了。”李老师就赶紧给老公打电话让他去接孩子,然后推着漏气的自行车道补胎店去修。
王老板还是笑呵呵地很客气,但是李老师忽然看到班里几个孩子过来,就悄悄地躲到一边,只见他们径直走到王老板的办公室里等着,过了一会王老板也进去,他和那些孩子说了几分钟的话,还给他们给了钱;可他们没想到刚才的一举一动都被李老师看在眼里。
“难道是他们在地上放图钉了吗?”李老师摇摇头,“不对,要是放图钉的话,全校的自行车都要来回走,那样的话肯定漏气的自行车更多,别人也会怀疑这个王老板。”

“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李老师满心疑问地推着自行车走了,心想,“还是暂时先观察一段时间再看吧。”
接着好几天,每次放学路过补胎店的时候,李老师就假装买东西或是打电话,悄悄地瞄着店里的情况;她发现最近班上同学去修车的很多,但是没什么规律,有时候是这几个,有时候是那几个。
不过李老师还是心里隐隐地感觉有些不对,因为她忽然想起来,上次到补胎店时看见的那几个学生特别调皮,最近还训过他们几次。
想到这里,李老师叹了一口气,决定再去自行车棚问问;看车棚的刘大爷说,“是的,刘老师,最近有几个男孩子经常在课间操的时候来车棚里取东西,差不多每天都来。”

下午上课的时候,李老师郑重其事地对同学们说,“我们班的大多数学生都很好,最近的学习成绩也很让我满意,但是小伟你给我站起来,我问问你啊。”李老师踱着步子走到他面前,瞪着他说,“小伟,在这间教室里坐的都是你的同学,你帮着校门口的补胎店老板,把同学们,包括老师的自行车轮胎里的气放掉,难道你不觉得可耻吗?”
小伟满不在乎地说,“我和兄弟几个只是把车胎里的气放掉,那个王老板才坏呢,不管谁去修车子他都说是轮胎漏气了。”
“行了行了。”李老师生气地说,“要是我再发现一次,我就通知你们家长把你们领回家,天天补轮胎!”
学校是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地方,老师和家长一定要睁大眼睛,并且提高警惕,避免让社会上的不良习气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