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我的超市就开在安置小区,街坊邻居都来我这买东西。每个月能挣4至5万。”熊永江笑呵呵地说。
在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黄家坝街道田坝社区绿园易地扶贫搬迁安置
视频加载中...
“我的超市就开在安置小区,街坊邻居都来我这买东西。每个月能挣4至5万。”熊永江笑呵呵地说。
在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黄家坝街道田坝社区绿园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有一家绿色门头的便民小超市,远远望去,并不起眼。店内的装饰也没有大超市那般豪华,却也紧凑地摆满了好几排货架,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湄潭县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安置点
这家便民小超市是曾经住在偏远山村的贫困群众熊永江夫妻所开。2016年,熊永江一家从复兴镇湄江湖村灯笼山搬到绿园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在县就业局、供销社的支持下,熊永江夫妇开起了移民新村便民小超市,实现了夫妻俩的创业梦。
“开了小超市以后,我家的生活跟在老家比简直变了一个样。”搬到这里,熊永江直言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过去,熊永江一家四口人居住在湄潭复兴镇湄江湖村灯笼山山顶,那里山高路陡。描述起从前的日子,熊永江说,小病不出门,大病走到卫生所都需要一两个小时;上街赶集一走便是小半天;为了生活,他早年一直辗转广州和遵义打零工维持生计。

便民超市
“在我们农村,没有什么经济来源,打工是唯一途径。开超市当老板真是以前想也不敢想的。”熊永江感慨地说。
好在这一切在2016年搬到田坝社区后,发生了变化。“以前想买点东西,要等赶集日才能去买回来。现在搬到这交通又方便,生活又便利。从我开这个小超市,我就能感觉到,大家都有钱了,也舍得花钱了。”熊永江说。

熊永江正在售卖东西
自从经营这家超市后,熊永江夫妇俩便一门心思地打理着生意。每天早晨7点,便民超市准时开门营业,每天都忙到深夜11点,全年无休。因为夫妻俩待人热情、手脚勤快,所售商品价格也公道,受到居民一致好评,开店5年来,生意一直红火。
“虽然打理超市很辛苦,但是好日子都是干出来的。现在大儿子在社区上班,二儿子在湖北读大学,每月还有上万元的收入,以前哪能想到能过上这好日子!”说起自己的小超市,熊永江总是笑容洋溢。

田坝社区党员群众综合服务站
开店5年,对于熊永江来说,搬迁安置点再也不是“暂住地”,而是“新家园”。如今,49岁的熊永江尝到了自主创业的甜头,但他心中并不“满足”。他笑着说,“现在的生活既安心又幸福,未来我还想扩大一下超市的经营规模,让好日子越过越有。”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梓颜
编辑 郭睆秋
二审 施昱凌
三审 闵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