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光顾麦当劳或肯德基的快乐一族们不难发现这样一种现象:麦当劳与肯德基家店一般在同一条街上选址,或在相隔不到100米的对面或同街相邻的门面。不仅麦当肯德基的布局如此,大
经常光顾麦当劳或肯德基的快乐一族们不难发现这样一种现象:麦当劳与肯德基家店一般在同一条街上选址,或在相隔不到100米的对面或同街相邻的门面。不仅麦当肯德基的布局如此,大多类型相似的商场、超市的布局也同样存在这样的现象,如在的北三环两侧不到15千米的道路两侧,已经驻扎了国美、苏宁、大中三大连锁家电的门店。从一般角度考虑,集结在一起就存在着竞争,而许多商家偏偏喜欢聚合经营,在一个商圈中争夺市场。这样选址会不会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会不会造成各超市或商家利润的下降呢?
假定市场上有甲、乙两个超市,他们向消费者提供的是相同的商品和服务,两者具有势互补关系;假定甲、乙两个超市的行为目标都是为了在理性的基础上谋求各自的利益最大化;假定甲、乙两个超市的经营成本是一致的并且没有发生“共谋”;假如甲乙都选择分散经营,他们各自经营所获得的利润各为3个单位,如果甲选择与其他超市聚合经营,乙选择分散经营,他们各自经营所获得的利润分别为5个单位和1个单位。总效用还是6个单位。
这是因为聚合经营能够聚集“人气”,形成“马太效应”,从而能够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前来购买,进而企业获得更多的利益。分散经营使企业无法获得与其他企业的资源共享优势,从而市场风险明显增大,所以导致其获利能力下降。同理,若甲选择分散经营,乙选择聚合经营,他们各自经营所获得的利润分别为1个单位和5个单位,而甲乙两家超市都选择聚合经营时,由于两家企业具有优势互补,所以,两者的利润都会增加为8个单位。

聚合选址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竞争,竞争的结果是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连锁企业有个性,才有竞争力。在超市经营上要有特色,方显个性,这就要求明确市场定位、深入研究消费者的需求,从产品、服务、促销等多方面进行改善,树立起区别于其他门店类型和品牌的形象。如果聚合的每一个连锁超市都能够做到这一点,就可以发挥互补优势,形成“磁铁”效果,这样不仅能够维持现有的消费群,而且能够吸引新的消费者。在北京南桥镇聚集了永乐、苏宁、国美三巨头连锁家电超市,聚合的市场使三巨头在激烈竞争的同时也寻求着特色发展之路。永乐电器以CDMA手机营销模式促进CDMA手机普及,推出了以退换保障、质量保障、价格保障和额外支出保障为基础的四大保障体系,以服务和价格的双重优势吸引顾客。国美电器率先在其连锁店内开设了各类音像制品的销售,从而拓展了经营业务范围,同样也起到了招揽更多客户的作用;同时推广“普惠制”,让各类电器的消费者都能够实实在在地得到经济上的优惠,而不是某一类家电的购买者。苏宁电器则倡导“天天促销”,让消费者能够每天都得到实惠,并根据刚刚迁入新居客户的实际住房条件和经济条件,为客户量身定制出一套合适的家电配置方案,为苏宁带来了销售额的直接增长。

另外,商业的聚集会产生“规模效应”,一方面,体现所谓的“一站式”消费,丰富的商品种类满足了消费者降低购物成本的需求,而且同业大量聚集实现了区域最小差异化,为聚集地消费者实现比较购物建立了良好基础;另一方面,经营商为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谋求相对竞争优势,会不断进行自身调整,在通过竞争提升自己的同时让普通消费者受益。正因为如此,聚合选址使商家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而且商家在选址时一般较注意同类型竞争者的选址,往往愿意与它们聚合经营。其实,商家在选址时可以考虑差异化聚合选址,如食品超市,聚合对象可选择生鲜超市、日用品超市;综合超市可以选择家具超市、家电超市、医药超市、建材超市等,这种聚合更能发挥聚合效应。现在随着国内居民小区的发展,商场、诊所、银行、邮局、餐厅等配套服务设施的健全备受居民关注。所以连锁超市也可以选择诊所、银行、邮局、餐厅等作为聚合对象,这样在连锁门店的经营上就不存在什么强的竞争,同时又为小区居民提供了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