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中童传媒记者 木风前两天与营养品代理商交流,反馈现在的市场,两极分化很严重。有的门店上半年是同比增长的,有的门店则是一路下滑,近乎关店。上半年同比增长的门店,有很大一
文丨中童传媒记者 木风
前两天与营养品代理商交流,反馈现在的市场,两极分化很严重。有的门店上半年是同比增长的,有的门店则是一路下滑,近乎关店。
上半年同比增长的门店,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营养品的推动,而一路下滑的门店,多是营养品做得不好的门店。营养品似乎成为生意涨跌的参考系,颇有种门店生意好不好,看营养品的感觉。
而在总结为什么出现这么大分化的原因时,这位代理商表示,做得不好的就不说了,各有各的短板,会员管理不好,客情不好,专业不够等等,各种原因,各种借口,而且是一边下滑,一边拒绝改变。
但是做得好的门店,基本都有三个共同点可归纳,“我们也想带教出更多这样的门店。”
第一,不躺平,想办法。
今年很多渠道都躺平了,收缩各种投入,关店,裁员,想要瘦身熬过这一阵。
壮士断腕的思路固然不错,有的门店确实也是在关店之后发现单店的产出更高了,但这和“逃避”是两码事,关店是为了更好的聚焦,而不是减少成本拉长亏损时间。仅关店,不改变,没有未来。
做得好的门店,却会积极想办法,想各种引流、线上、直播的方式,通过品类调整等方式,把顾客重新拉回门店。尤其是发力营养品,通过营养品带动品类增长,提升会员粘性。
第二,学习自驱力强。
要想做好营养品得专业,但是专业不是天生的,需要学习。这就到了拼学习力的时候。很多门店给店员安排各种学习打卡,最终发现收效甚微,导购记不住,或者干脆不愿意去参加培训。
而也有导购及很多门店老板学成专业,你会发现,他们学习是主动内驱力去学习的,白天上班和客户沟通,晚上听网课、看书、刷题,自己主动去记忆去应用,不断检验和学以致用。
有的健康管理门店的老板表示,每年光是给自己报课程都是以万起步的计数花费,不是在学习,在培训,就是去培训的路上。
用一位健康管理连锁老板的话来说,我就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如痴如醉。
第三,双向奔赴,代理商和品牌商愿意合作。
有不少门店,直接“甩手掌柜”式告诉服务商,给我留足XX个点,这个品类你来做,月度保证比低于XX万pos,卖多少下个月结算。这种方式能做好才怪!
而做得好的门店,都有个长远的心态,看重的是门店的专业氛围和消费者的持续教育,他们会主动和品牌商、代理商交流,探讨如何把活动更精细化,愿意配合执行,专业提升。
这样的门店也自然会有很多代理商和品牌商愿意合作,大家一起双向奔赴,真正做实事。
“这样的门店也不需要带教,他们自己就会变得很优秀。”简单总结完三点,这位代理商意味深长地说,这轮洗牌淘汰后,这样优秀的门店和老板,会越来越多,“对市场,要更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