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街的街中,那家原本不起眼的古董店焕然一新,里面的一应陈设也都换了,细心的人留意到,里面的掌柜伙计也全是新面孔。不仅如此,连店门上的招牌也换了,“林家古董店”几个大字闪着
新街的街中,那家原本不起眼的古董店焕然一新,里面的一应陈设也都换了,细心的人留意到,里面的掌柜伙计也全是新面孔。不仅如此,连店门上的招牌也换了,“林家古董店”几个大字闪着金光。
“不是王家老店吗?”一些上了年纪的人看着门上的招牌不禁疑惑起来。“原来的店家经营不善,已将店面盘给我们林家了。”店门前,“通汇”钱庄的大公子林大可一边招呼着进进出出的客人,一边给这些老人们解释。

“什么盘给他们家了啊!只因我父亲病重,向林家借了一百两银子,父亲病故之后,无钱还贷,他们就买通官府,强占了我们家的铺子,将原来的伙计都给赶走了,换了门牌,将店面据为己有了。”人群中一个年轻人还未冲到林大少面前,已被林大少身边的家人紧紧拉住,年轻人指着林大少怒叫:“你这强盗,还我王家老店!”林大少面色一变,随即又面带微笑道:“我林家一向奉公守法,盘得此店,有官府文书为凭,请各位客官明鉴。”又对那年轻人道:“你若不服,尽可去官府告我,只是如果在我林家店外恶意滋事,我林大少也不是吃素的。”一使眼色,那几名家人架着年轻人将他丢出人群。围观的人群议论一阵,也渐渐散去了。
林大少回到店中,让人沏上一杯上好龙井,优哉悠哉地品着。看着几个伙计轻手轻脚地打扫着货架,擦拭着货架上的器物。林大少心中不由得一阵阵得意。
“掌柜的在吗?”一个苍老的声音将闭目养神的林大少唤醒。一个衣着褴褛的老人不知什么时候走进店中。真倒霉,开业第一天就来要饭的。林大少心中不禁懊恼,正想叫人将他赶出去,却见老人从身后的破褡裢里拿出些东西,放在柜台上。“看看我这些东西值多少钱?”

林大少走到近前,见老人从褡裢里拿出一些碎铁片,表面呈红黑色,表面也没有什么光泽,看上去毫不起眼。林大少这段时间也恶补了不少古董方面的知识,凭他的经验,这只是些破铜烂铁而已。
“老丈,这些东西值不了几文钱!”林大少将铁片扔在柜台上,对那老头撇撇嘴说道。“你将这些拿回去吧。”“不值几文钱?”老人嘴里喃喃念叨着,几乎要瘫倒在地上了。“孩他娘啊,你让我怎么办啊,原指望借这家传的宝贝买点钱,还了人家的旧债,再给你抓药治病,可现在却不值几文,你让我怎么办啊?也罢,就让我先你而去吧!”一面说,一面挣扎着就要向柜台上撞,慌得林大少连忙命人给拦住。
“这老人家也真可怜,就把那东西买下吧,只当是帮他一把。”店里这时又已经围了不少了人,有人开始同情起这老人了。林大少正欲反驳,又听得人群中有人说道:“就是啊,有道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店主人乐善好施,一定会声名远扬,生意何愁不红火?”林大少听了,觉得也有几分道理。

“老丈,你这东西要卖多少钱?”老头伸出两根手指:“不多,二十两。”林大少不以为然:“二十两还不多?”老头凄然道:“我也不知此物价值几何,只是家中欠人家旧债十两,老妻病重,需十两抓药治病。”不等林大少作态,众人已纷纷议论:“就给他二十两吧,这可是救人性命,胜造七级浮屠啊!”林大少只得命人取二十两银子给那老头,将那些破铁片随便收了,丢在货架角落里。老头千恩万谢,收了银子,径自去了。
一连十来天,林家古董店虽然天天开门营业,生意却不温不火,林大可心中焦虑,却也无可奈何。这天来了一个客商,一进门就挑那些价值不菲的玉器古玩看,却又似乎都没看上眼。林大可命伙计给客商奉茶,一脸客气地问:“客官从何处来?”那客商道:“刚从南洋贩货回来,正欲挑些古玩带到南洋去卖。那边的巨商富户,都愿意出高价求购中原的古董。”正说着,忽然那客商一声惊呼,直奔角落里的那堆破铁片而去。将那些铁板拿在手里,上下端详,把玩不已。
“不知这宝物开价多少?”林大少见那客商问价,一时不知如何应答。就扬起五指,心想,二十两买来的,如果能卖五十两就已经是天大的便宜了。不想那客商摇头道:“东家取笑了,才五千两,想必是不肯割爱啊。”林大少一下子愣住了。只听那客商道:“这些铁片,看似平常,只有有见识的才识得,这是当年欧冶子铸干将、莫邪时所用的精铁,如今价值连城啊!”那客商出了林大少四万两银子,要买下那些铁片,林大少平空捡了一只大元宝,自然是忙不迭地答应。

客商取出一张一万两的银票给了林大少,先付一万定金,带走几块铁片,约定三日后来交钱取货。乐得林大可喜不自胜,四万两银子啊,他们家的钱庄三年也挣不了这么多钱,够开十家这样的古董店了。没想到自己虽然看走了眼,那老头更是不识货,竟将家传之宝当作废铁卖了。林大少收了银子,倒有点担心这客商反悔不买这些铁片了。
林大少的铁片卖了高价的消息一下子在县城里传了开来,第二天一大清早,那个老头就来古董店找林大少了,要退还林大少的二十两银子,把那些铁片——现在知道是冶剑的精铁还给他。林大少怎肯将到手的肥肉轻易吐出来,禁不过那老头在店里又哭又闹,还扬言要把生了重病的老伴抬到古董店中,引得一大帮看热闹的又在边上替他说话,林大少忍痛从一万两定金中拿了五千两银子给了老头。这才摆平了这场风波,事后想想,一堆铁片能赚三万五千两银子,也是天上掉馅饼的美事了。
三日之后,那客商果然上门了,林大少高高兴兴地迎出门,不想那客商一见林大少,就指着他大骂,说他高价出售赝品有意欺骗,要他退还已给他的一万两定金。林大少不服,两人遂告到官府。客商呈上当初所取的铁片:“大老爷明鉴,这分明是平常的铁片,林大少却说成是欧冶子当初炼剑的精铁,还收了小人一万两银子的定金。这分明是恶意相欺,谋人钱财。”知县命行家鉴定,果然是平常铁片,遂令林大可归还客商一万两定金。林大可作难道:“已将五千两给了那老头。”知县派人去找那老头,却到处寻不到,像是人间蒸发了一般。客商道:“此言断不可信,一堆破铁片怎可能就卖给人五千两银子?分明是不想还我定金,故意这样编排。”知县也觉得有理,遂命林大可立即偿还客商一万两定金。

林大可无奈,只得从钱庄里凑了三千两银子,又将这家古董店作价两千两银子,抵给那客商,那客商这才作罢。
半个月之后,林大可开的那家古董店又开门营业了,里面的陈设倒没怎么变,就是伙计都换成原来王家老店的,那天大闹林家古董店的王家年轻人不知怎的成了东家,那个客商倒成了掌柜的了。门上的招牌也换作了溜金的“王家老店”。县城里有明白的人听说了这件事,取笑林家大少被人耍弄了,弄得林大少好长时间不敢出门。只是不知道那老头是什么人,有人说他是王家老东家的好朋友,也有人说京城里的名士,见义而为抱打不平来着,一时传说纷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