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消费拉动经济是共识,关键在于怎样扩大消费。我的观点是,扩大消费要从国有企业人员开始!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是由消费机理决定的。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指出,决定消费的不是现期
扩大消费拉动经济是共识,关键在于怎样扩大消费。我的观点是,扩大消费要从国有企业人员开始!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是由消费机理决定的。
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指出,决定消费的不是现期收入,而是持久收入,即三年以上相对稳定的收入。现期收入高,但预期持久收入不稳定,人们就会存钱用于将来消费;而哪怕现期收入不高,但预期持久收入稳定,人们就会贷款消费。
举几个观察到的例子。
李大在家乡开吐司店,前几年生意不错,几年时间就还完了房贷、车贷,手头还余下不少现金,在中部地区的城市已经过上了富裕的生活。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近两年赚得越来越少。他的小孩今年下半年开始上小学,他决定把手头的现金一分为二,拿出三十万元到银行存定期,作为小孩的教育经费,剩下的钱做流动资金和家庭日常开支。他之所以这么做,是担心未来行情不好,钱不好赚,但小孩上学的钱不能少。
李二大学毕业后进入了北京的国企工作,前几年贷款买了房,现在还在还房贷。近期某银行给李二所在企业的员工统一办了信用贷,他又得到了二十万的信用贷款额度,于是决定用信用贷买一辆新能源汽车。李二盘算,尽管这两年有疫情,工资涨幅不如从前,但收入比较稳定,也没有失业的压力,房贷、信用贷他还得起。
李大有钱不敢花,还要为未来的重大开销存一笔钱,正是他预期持久收入不稳定;而李二是个“负翁”,却决定再借一笔钱提前消费,是因为他预期自己的持久收入稳定,将来能还得起贷款。
既然持久收入的预期决定消费意愿,我们再看看当前哪些人的持久收入预期相对稳定。
受“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影响,像李大一样的小本生意人对实现稳定的持久收入信心明显不足;而以地产、互联网大厂为代表的民营企业也爆出了裁员潮。要稳定他们的预期,扩大他们的消费,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远水不解近渴。
再看看中央企业。2021年,中央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5%,净利润同比增长29.8%;今年第一季度,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9万亿元,同比增长15.4%;实现净利润4723.3亿元,同比增长13.7%。有这么强劲的增长,如果你是中央企业的员工,对持久收入的预期怎么可能不稳定!而这也正是李二愿意借20万元信用贷去买车的原因。
中央企业、地方国企由于抗风险能力强,员工的持久收入相对稳定。在弗里德曼看来,持久收入稳定的人最具消费意愿。因此,扩大消费来拉动经济,眉毛胡子一把抓效果有限,着力点应该放在最有消费意愿的群体身上,重点动员国有企业人员率先扩大消费!
最后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给你20万消费贷,你准备怎么消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