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融合
由于居酒屋文化带有浓重的日本文化烙印,针对仍然相对保守的国内市场,相比较将传统日本居酒屋完全复制到国内,HARU KITCHEN 更加重视于融合。
一方面体现在我们将主题餐厅的理念引入到居酒屋概念中来,针对80、90后消费军,创新地将披头士情怀融合在日本文化中,两者虽来自东西不同文化,但由于都自带怀旧属性,反而会有特有的融合韵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将HARU KITCHEN 的受众从小众的日本文化爱好者拓宽到有一定数量基础的小资人群。这种文化上的融合也更利于品牌的本土成长。
另一方面,在菜品上,考量到国内消费者的口味习惯,在我们主打的纯正日式烧鸟外,我们的研发团队也在日料体系下创新研发出了百余种融合菜式来贴合消费者的口味,广受各食客赞赏。
2)大众化
居酒屋文化以及其所代表的日本料理文化在中国的很多二三线城市的普及度毕竟有限,除此之外传统日料相对比较高的消费和过于私密的餐厅布局也一直让很多消费者望而却步,不敢踏入店中。因而,在HARU KITCHEN 品牌创立初期,我们就一直致力于将“大众可接受”作为我们的理念之一。当然,我们所讲的“大众化”绝不等同于降低质量迎合街边市场,而是根据消费市场来调整我们的经营策略,使其消费受众大众化。
正如企业旗下的另一品牌“隐忍”一般,现在市场上比较多的日料店定位皆在中高端以上,这就意味着普通工薪阶级进店并不能成为一种消费常态,而往往需要一番考量。而也正是这一批日料店的成功给日料贴上了“高消费”的标签。而居酒屋最初的核心概念则是用不同于街边小吃铺的有质量的料理为工薪阶层提供一日工作后的休憩场所。
因而,HARU KITCHEN 在产品定位上提出5+2+2+1方式。5成针对普通消费者的大众产品,2成针对中端消费者的特色产品,2成针对高端消费者的高端产品,1成针对特殊消费群体的,如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等,力求将目标消费群体“大众化”,为不同消费能力的群体提供在不同的消费场合下的多样化选择。保证顾客既可以毫无负担地一个人来,慰藉自己工作一天后的胃;也可以邀请一群人来,有品位地进行宴请答谢;同时,有着用餐禁忌的特殊人群也不用再担心外出就餐的不便。
除此之外,在餐厅风格定位上,尽管我们延续了日式复古的装修风格,但整体格局是开放式的,软装也仍然会以明快温馨为主,包房的设置则兼顾到私密性需要,一定程度上摒弃了传统日式居酒屋的封闭昏暗,来降低消费者踏入的心理门槛。
3)兼顾小资情怀
这是一个言必谈情怀的时代。社交时代,一些情怀也成为特有的标签频频唤起集体记忆。披头士乐队就是这样一种存在。不同于快餐类餐饮连锁,我们不希望HARU KITCHEN 仅仅是一个冰冷的提供千篇一律的程序化饭食的场所,而更希望它是一个温暖的存在,食客可以在这里找到一种群体归属感,一种情怀寄托,也就是兼顾到我们所说的小资生活方式的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