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一等奖获得者颁奖

为二等奖获得者颁奖

为三等奖获得者颁奖
胶东在线12月28日讯(记者 孙宗顺 通讯员 马洪伟 王春雨)27日,烟台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征集大赛举行,最终决出一二三等奖。活动现场,烟台高创园各分园依次介绍了创业政策和环境,并与获奖项目对接洽谈,初步达成入园意向37个,达成投资意向10个。
收到165个高层次创业项目 一等奖花落济南创业团队
大赛共收到国内外报名项目165个,其中120个达到入园条件,最终决出56个获奖项目,其中前16个项目参加了路演答辩。路演人员通过PPT集中展示项目基本情况及市场前景,评审专家团根据路演人员陈述及项目情况进行提问,并围绕行业及市场、技术和产品、商业模式与实施方案以及团队构建五个方面进行打分,决出名次。
经过激烈角逐,殷和国的“面向新一代高速存储的超安全USB3.1控制器系列产品”项目获得一等奖,王春德的“烟台贝类杂交育种基地”、孔彪的“高比能量锂离子动力电池”、徐鸣的“纳米功能水制备与无污染纺织前处理工艺创新”等5个项目获得二等奖,王其光的“盘式轮毂电机”、莫秀梅的“海洋医用水凝胶的开发与成果转化平台的建设”、孟凡涛的“黄金尾矿分选制备陶瓷原料”等10个项目获得三等奖。
为协调投资机构助力项目落地,活动邀请海源资本、齐鲁中泰资本、山东嘉华盛裕创投、烟台创投等7家综合实力较强的投资机构参与大赛,在达成入园意向的基础上,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全力推进项目落地转化。
“我是第三次来烟台,烟台城市环境、民俗风情很吸引我,很荣幸我的项目得到专家的认可,综合考虑资金、技术、市场、人才等要素,我决定要把自己的企业落在烟台,也是实实在在可以落地的。”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殷和国说。
烟台对新引进高端创新人才资助最高可达600万元
近年来,烟台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先后出台多个一揽子人才优惠政策,打造国内一流、全省领先的人才强市。对新引进的高端创新和创业人才,分别给予最高600万元和300万元的资助。烟台高层次人才创业园,是专门为来烟创新创业的高层次人才搭建的孵化平台,活动现场,高创园高新区、莱山区、福山区、开发区分园亮出各自杀手锏,向参赛团队发出邀请。
高新区分园明确,对引进的世界一流创新团队,最高给予500万元经费资助,对进区创业的高端人才最高给予500万元启动资金、1000万元贷款担保和150万元贷款贴息;对入选国家“千人计划”、省“泰山学者”市“双百计划”人才分别给予区级创业启动资金200万元、150万元、100万元,以及其他补贴政策。
莱山区分园对入园创新创业的高层次人才明确资助金额,“千人计划”人才100万元,“万人计划”人才100万元,“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产业创新类人才100万元,科技创业类人才100万元等资助办法,以及其他补贴和高层次人才随行配偶安置办法。
福山区分园对创新人才最高给予200万元科研经费资助、最高20万元专项奖励以及最高100万元科技专项奖励,企业搭建创新平台最高奖励100万元,创新创业人才同时可以获得最高50万元安家补助、最高每月5000元生活补贴等。
开发区分园介绍对入园创新项目支持政策,对国际一流的创新创业团队,有1000万元至2000万元扶持资金,国内顶尖水平的创新创业团队,有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扶持资金,国内先进水品创新创业团队,有300万元至500万元的扶持资金,开发区科技人才评审最低可为企业提供100万元资金扶持。
推动转调发展参赛项目涉及烟台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本次大赛精英云集,参赛选手来自美、英、韩、澳、新西兰、台湾等6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北京、上海等十几个主要城市,其中,参赛项目负责人和团队包括国家“973”计划海外评审专家、千人计划专家、泰山学者特聘专家、泰山产业领军人才、湖北省特聘专家等17人;技术类参赛项目均为自主研发的创新性项目,有的达到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其中已经取得国家发明专利、权威鉴定认证的项目17个,国家级创新创业大赛获奖项目3个,专有保密技术1个,占获奖项目总数的37%。
获奖项目行业类别与烟台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吻合度高,生物医药类10个、电子信息类10个、现代化工和新材料类8个、海洋科技类5个、“互联网+”类2个、智能制造类8个、高端装备制造类2个、新能源类6个、机电工程类2个、食品加工类2个、建筑业(房屋装配)1个,烟台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均有涉及。
烟台市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参加路演答辩的“高比能量锂离子动力电池”、“太阳电池高效银浆产业化”、“SV绿色铸造技术”等16个项目,不仅与烟台产业发展方向吻合度高,而且接近或者可以较快实现产业化,可以在烟台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有力提升烟台重点产业发展水平,加快推动烟台转调发展。
烟台高层次人才项目征集大赛路演项目一览表(16个)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所属行业 | 负责人 | |
1 | 面向新一代高速存储的超安全USB3.1控制器系列产品 | 电子信息 | 殷和国 | 一等奖 |
2 | 烟台贝类杂交育种基地 | 海洋水产类 | 王春德 | 二等奖 |
3 | 高比能量锂离子动力电池 | 新能源 | 孔 彪 |
4 | 纳米功能水制备与无污染纺织前处理工艺创新 | 化学材料类 | 徐鸣 |
5 | 土木工程新技术商业孵化实践 基地建设 | 资源与节约/建筑业 | 初明进 |
6 | 人机协作工业机器人的开发及应用 | 智能制造 | 王一轩 |
7 | 盘式轮毂电机 | 新能源汽车 | 王其光 | 三等奖 |
8 | 海洋医用水凝胶的开发与成果转化 平台的建设 | 生物医药类 | 莫秀梅 |
9 | 黄金尾矿分选制备陶瓷原料 | 化学材料类 | 孟凡涛 |
10 | 安全、绿色可食用的果蔬清洗剂 | 化学材料类 | 徐胜广 |
11 | 太阳电池高效银浆产业化 | 新能源 | 李 涛 |
12 | 环保农业领域有益微生物菌群 系列化产品产业化 | 生物医药类 | 韩京龙 |
13 | 高性能新型磷酸盐特种胶凝 材料项目 | 化学材料类 | 胡佳山 |
14 | SV绿色铸造技术 | 机械制造 | 党锋 |
15 | 基于云计算平台的电信业务运营 支撑SaaS系统 | 电子信息 | 陈 跃 |
16 | Dzdata生物特征锁 | 电子信息 | 刘广涛 |
烟台高层次人才项目征集大赛优胜奖项目一览表(40个) |
序号 | 项目名称 | 所属行业 | 负责人 |
1 | 脉得力“治疗血液循环障碍类病症的药组合物”项目 | 生物医药类 | 李 平 |
2 | 藻类抗癌活性物质开发 | 海洋科技 | 周菊华 |
3 | 空气净化微藻生物反应器开发 | 海洋科技 | 邹 宁 |
4 | 医院和医药大数据信息管理云平台 | 电子信息 | 秦自伟 |
5 | 海量人脸识别系统 | 电子信息 | 俞向科 |
6 | 第二代“菌立现”致病菌检测液 | 生物医药类 | 江婷婷 |
7 | 生物防治菌剂——“根线宝”和其次生代谢物制品 | 生物医药类 | 程仕伟 |
8 | 乳腺癌数字诊断系统 | 生物医药类 | 宁福彬 |
9 | 机器人系统集成 | 智能制造 | 胡振海 |
10 | TR-LIPDUB组件项目 | 电子信息 | 南 阳 |
11 | 全景AR互动引擎项目 | 电子信息 | 潘海洋 |
12 | 基于机载激光雷达的智能红外 三维场景生成平台 | 电子信息 | 吴 鑫 |
13 | 智能节能型模块化数据中心 技术与产品 | 电子信息 | 张 珂 |
14 | 老年智能跌倒报警 | 电子信息 | 薛 鹏 |
15 | 海洋藻类功能制品研究 工程中心 | 海洋科技 | 蒲 洋 |
16 | 海得利海产品智能养殖项目 | 海洋水产类 | 张英英 |
17 | “相伴”实验室综合管理 互联网平台 | 互联网 | 朱卓吾 |
18 | VR三维可视化智能厂区管理平台 | 互联网 | 江 晓 |
19 | 生物表面活性剂和生物聚合物项目 | 化学材料类 | 张大年 |
20 | 新能源动力电池用全自动三元材料(连续)反应器 | 化学材料类 | 曹光宇 |
21 | 水溶性生态肥料及高效微生物菌肥 | 化学材料类 | 胡晓珂 |
22 | 高浓高盐工业废水高效节能蒸发结晶精馏技术 | 化学材料类 | 张振涛 |
23 | 电池直驱式的音响系统 | 机电工程 | 谢云峰 |
24 | 基于物联网的电梯动态管理系统 | 机电工程类 | 刘伟 |
25 | 全电动微型注塑机项目 | 机械制造 | 黄癸丹 |
26 | 基于医疗大数据的数字化医疗 质量控制云平台 | 生物医药类 | 李敬东 |
27 | 孕婦孕程監測設備 | 生物医药类 | 張立禾 |
28 | 微生物发酵法制备鳕鱼皮多肽 的工艺研究 | 生物医药类 | 黎乃维 |
29 | 肺癌诊断试剂盒 | 生物医药类 | 齐智 |
30 | 低醇及甜型葡萄酒生产工艺技术 | 食品酿造 | 屈慧鸽 |
31 | 鲜煮红极参 | 食品加工 | 孙玉成 |
32 | 基于机器学习的BMS大数据平台 | 新能源 | 孙方涛 |
33 | 铝空气电池 | 新能源 | 陈永秘 |
34 | 自动化环保喷漆机器人 | 智能制造 | 周年勇 |
35 | 新型掘进机器人项目 | 智能制造 | 赵淑梅 |
36 | 创客机器人青少年基地 | 智能制造 | 于建东 |
37 | 水下机器人 | 智能制造 | 高祥 |
38 | 蓝创机器人教育平台 | 智能制造 | 刘峰 |
39 | 工业4.0水体物联网控制标准化设备与国家“一带一路”沿线海域 | 智能制造和海洋科技 | 白经纬 |
40 | 设施农业水气耦合智能灌溉 技术与装备 | 装备制造 | 张振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