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址决定生死”是餐饮人都了解的一句话,在商场选址讲究的是“金角银边草肚皮”和“3公里”的概念;而疫情后社区餐饮崛起,数字化加速,线上流量猛增,那么门店选址的技巧又发生了
“选址决定生死”是餐饮人都了解的一句话,在商场选址讲究的是“金角银边草肚皮”和“3公里”的概念;而疫情后社区餐饮崛起,数字化加速,线上流量猛增,那么门店选址的技巧又发生了哪些新的变化呢?大品牌如何通过选址降本增效,而小餐饮又怎么选址才能让自己更容易活下去?
蒙自源是一个22年的云南米线品牌,在疫情期间逆势扩张560家门店,而且存活率高达95%;在选址秘诀方面,蒙自源副总裁李晓俊是这么说的“如果选址的时候不考虑线上,那么在遇到疫情或堂食受阻的时候,就会非常的被动,所以现在我们选址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线下人流聚集地,第二就是线上的热力点”。
在人流旺的地方开店本身没错,但店铺租金贵,疫情期间生意又不好,压力肯定大,所以蒙自源重新设计了一套选址系统,从线下人流聚集和线上数据两个方面进行综合打分,判断线下流量还是老办法,而线上则借助大数据,如美团、大大众点评等平台分析热力点周围商圈的竞争情况,某个地区人群的喜好,消费平均客单等等;打分在90分以上的,蒙自源才敢去开店,85分以下的就不主张直营或加盟商开店;所以疫情这三年蒙自源开店的存活率能达到95%以上。依靠数字化蒙自源的新版门店模型由大变小,从商圈到社区,大大降低了门店投资成本。
那么做社区店又该怎么选址呢?袁记云饺副总经理田伟是这么说的“我们选择什么样的社区,通常基于3个因素的考虑,首先是商圈的层次,如核心商圈、次级商圈、边缘商圈;其次是顾客的分析,包括收入水平、文化程度、性别、消费水平等;第三就是外部环境,包括交通、同行竞品、医院等地形特点。
南城香创始人汪国玉在选址方面则遵循这十条;①商场别去,②商业街要选有亮点的,③不要被居民楼的数量欺骗,④高档小区、菜市场、学校不是好地方,⑤宽马路不如小马路好,⑥大型社区选必经之路,⑦有停车位但停车不是很方便的是好地方,⑧城市越小门脸越大,品牌越大门脸越大,⑨二楼和地下室不要做,⑩门脸要宽;如果你没有把握干到行业前20%,就千万不要去商场。
随着对各种消费数据的收集分析,原先的3公里正在向1.5公里甚至0.5公里转变,尤其是小餐饮千万不要高估顾客的勤奋度,要么下大力气做外卖,要么就选个300米内客流足够的位置;当然有些创业老板常常会觉得只要自己有网红产品,有很好的营销和服务就能把店开起来,其实也不然,像海底捞、西贝难道是没有品牌知名度和不错的产品吗?但他们有些店开错了位置,生意照样不好;就连麦当劳现在仍然重视每家店的选址,麦当劳之前还总结了一个经验,门店开业后如果现在赚钱,未来会更赚钱,如果今天不赚钱,那这家店也没有未来可言。
极海选址产品经理王龙在一次直播中提到共生品牌的选址逻辑,一个比较理想的共生品牌是客群非常接近,但又不是直接竞争的品牌或品类,那么这样的共生品牌的关系是比较好的;汉堡王周边500米内呷脯呷脯出现的概率是50%,如果你没有特别强的优势或在某个因素上和竞争对手区隔开来,那就跟随这个品类的普遍规律去走;如果你是小品牌跟着竞品或对标品牌走一定有肉吃,但如果你是大品牌可能还会面临一个问题,同品牌1公里以内是不是只能开一家,答案当然是不,比如肯德基在北京南站开了7家店,就是按照人流走向来分的,与其把生意留给对手不如留给兄弟店,在选址方面您有什么建议呢?欢迎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