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治愈时刻#
阅读前请点击“关注”,每天2篇职场文章陪你成长哦。

作者|杨小米+小旭 编辑|小辰
来源|遇见小mi(ID:yujianxiaomi2015)
大家好,我是小米团队的小旭。
2019年寒假,姐夫新开了一家海鲜店,刚开业人手不够,我正好放假,我爸也退休在家没有事情做,就一起被叫去帮忙。
没想到年底赶上特殊时期,我无法返校,就经历了这家海鲜店,从开业到倒闭的全过程……
据说,姐夫这家店保守估计至少亏损了20万,这是怎么回事呢?
只能说,和他合伙做啥生意的朋友不靠谱。姐夫自己更不靠谱!
01
做决策的不靠谱
爸爸有四个亲兄弟,大姐是爸爸大哥家的孩子,姐夫是大姐的老公,那会儿快40了,在家乡(四线城市)的一个国企做小领导。
工作了十来年,全款买了房车,孩子也上小学了,姐夫觉得人生大事都解决了,下一个目标就是要实现财富自由。
姐夫选择自己做点小买卖,以我大姐的名义(姐夫单位不允许员工在外有第二职业)开海鲜店。
而这个决定,完全就是看别人家生意好,眼馋,于是脑袋一拍就做了。
我大姐其实不怎么赞成我姐夫瞎折腾,觉得当下的生活挺幸福,没必要冒险。
但我姐夫态度很坚决,启动资金也是他自己攒出来的私房钱,我大姐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合计了一下自己的小金库,大概有10万块启动资金。
姐夫自己想得可美了:找个品牌连锁加盟,再找两个兄弟实际经营干活,自己出点钱当甩手掌柜,坐等挣钱就行了。
但这俩兄弟,一个比一个不靠谱……

小A算是合作入股,初始投资1万块,后面盈利跟我姐夫按照37分成,前提是要全权负责店铺的管理;
小B主要出力,帮忙卖货,每月给开3000块工资。
虽然是兄弟,也终归是外人,姐夫不放心,就叫了我爸帮忙盯着,负责管钱和打理店面,毕竟自己家人肯定比外人靠谱,我爸也有开过餐馆的经验。
因为是自家人,在店里又包吃住,所以我爸没管姐夫要工资,但姐夫心里过意不去,临过年的时候还是给我爸塞了小一万块钱。
先说小A,原来自己承包了一片鱼塘,但遭受极寒天气,他又忘记给鱼塘打氧,鱼塘里的鱼一夜间都死光了,亏了很多钱,鱼塘也经营不下去了。
姐夫觉得做过生意的人,应该挺有头脑的,就拉他入伙了。
他和姐夫有二十多年交情,也不知道姐夫是自己懒,还是太过信任这个小兄弟,真的是全权委托。
甚至把店铺选址这么重要的事情也全权交给他负责,他的不靠谱从这时就有体现。
因为姐夫要开的店是品牌连锁,有地区限制,中心地带的区域都已经被占据了,他就只能到偏远一点的地区选址。
本就劣势,而小A选择的地址,让这个劣质更加明显了。
小A选择了一个大超市的背面,周围只有一家药店、一家汽车保险、一家宾馆,虽然也临近了一个小区,但隔着栅栏,小区里的人想出来买货,还得绕一大圈……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个地址不适合做买卖,小A却说,这里租金低,咱们连锁品牌有知名度,偏远一点也会有很多人过来买的,而且这附近不还有个大超市,客流量肯定没问题!
我爸当时就说这地点不行,附近的人买东西太不方便了,但是我姐夫觉得小A说得有道理,他也是这个品牌的忠实客户,觉得品牌自带的吸引力足够,能行,就拍板了。
后来事实证明,人家品牌有知名度,不代表你的店铺有知名度。
姐夫没有在店铺宣传上做太多投入,很多不知道的人还是会跑很远到市中心的店铺购买……
再说店铺后面的管理,进货策略也是小A全权把控、亲力亲为,但这一把控,直接让当月的盈利全都亏干净了。
海鲜只能活着的时候卖,一般来讲,养得好的话,能存活3天左右,但缸里如果有一只死掉了,水质被污染,其他的也会很快接连死掉。
所以海鲜店进货特别难,最好是当天进多少就卖多少,卖不出去很可能就都亏损了。
我爸的想法是按照每天卖出去的货品和种类,统计市场需求,卖得好的就多进一点,没什么人买的就没必要进那么多了。
但小A觉得这样进货显得货品种类少,而且卖得多的都是便宜货,没什么利润,挣不到钱。
我爸不认同,但进货决策权在小A手里,也不好说什么。
就这样,小A每天都会从市场上进回很多新鲜品种,象拔蚌、鸟贝、天鹅蛋等等。
结果就是有的人图新鲜买一点回去尝尝,大部分人见都没见过,又被价格劝退。
最后实在卖不出去,赔钱卖了一部分,内部消化了一部分,总之亏的钱比挣的多得多。
还有就是周末和节假日之前,小A都会比平时多进三倍数量的货,说大家平时不买货都是等着放假消费呢,得多备一点。
结果是,节假日确实比平时营业提高了一点,但也就只提高了40%左右,远远没达到3倍那么多,接下来的情况可想而知。
我爸对小A的评价是,这小伙子人是不错的,做事情负责,也不怕吃苦,但是总爱把事情想得太理想了,不会随机应变,不适合做生意。
每次进货卖亏了,小A都说这次因为XXX原因才失策的,下次一定不会了,然后下次继续用同样的进货策略。
我爸看着店铺亏损,心都在滴血,但我姐夫每次又都会被小A说服,我爸也只能和我吐槽一下,毕竟话语权在人家手里。

02
卖货的不靠谱
再说我姐夫这个兄弟小B,他发小,当地出了名的无业游民,喜欢喝大酒,结识社会人士,在这一带风评很差。
后来因为喝酒离了婚,孩子跟他,他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有所改变,我姐夫念在旧情,让他一起干,出点力气,维持生活。
小B在前期还很卖力,按时到店,把货都理好,有客人就上去招呼,因为他接触社会比较多,待人接物很圆滑,所以开始的时候,卖货这方面,没怎么让我姐夫操心。
但干了两三个月,他赚到了钱,就又恢复了原来的生活习惯,问题也出来了。
小B这人特别好面子,平时会招呼他的那些社会朋友来店里买东西,也贡献了一部分销售额。
但因为我姐夫平时不在店里,他的那些朋友就默认店是他的,他觉得这样有面子,在外面就爱自称老板。
这事儿带来了什么后果呢?
渐渐地,他的朋友在店里拿货开始不付钱,要赊账,他就给我爸使眼色,让我爸别多说话,结果货被拿走了,钱没收到。
最开始他良心过不去,还会自掏腰包垫付上,后来他也实在没钱了,就让我爸记在他账上,以后再给,拖着拖着,这些账就不了了之了。
还有一段时间,口罩原因,店里营业额很凄惨,我姐夫就要张罗搞新业务,要在店门口开海鲜大排档。
这个大排档最终人员配备是:我爸当厨师,小B和我晚上招呼客人。
因为店铺是两层的,楼下卖货,楼上是厨房和住人的地方,我爸要做菜,看不到楼下的情况,就只有我和小B招待顾客。
这里我的描述可能带点个人幽怨,小B是怎么做的呢?
上菜的时候确实会跟着忙活,但来这大排档的人经常有他认识的,不一会儿他就跟人家坐一桌喝酒去了,后面新来的客人就全是我来应付。
小B和人家喝完酒,自己也烂醉了,就和他朋友肩并肩一起离开。
只留下一句,老妹,你跟你爸收拾收拾吧,我有点事儿就先走了啊,然后就溜之大吉了,留下我一个人风中凌乱……
大排档一般会开到深夜十二点以后,客人走光了为止,最后的残局也只有我和我爸清理,我爸第二天四五点还要起床开车去市场进货……
我爸后来和我姐夫说,宁愿自己干,也不想让他再来掺和大排档的事了,眼不见为净。
我姐夫也没想到小B这么不靠谱,但碍于情面不好多说什么,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自己吃点亏,不想影响到交情,继续让小B在店里混着了。

03
当老板的也不靠谱
在我姐夫这两个合作伙伴的“加持”下,店里的生意基本是稳亏不赚了。
又加上口罩原因,海鲜冷链产业被推到风口浪尖,人们都不敢吃了。
表现在我姐夫的店里,就是三天内,日均营业额锐减了70%,后面的日子就是开一天亏一天。
小A见生意变成这样,怕自己担责任,和我姐夫商量完以后,就跑路了,我姐夫人好,没让他承担亏损的部分,自己全担了。
小B,虽然人品不咋地,但是和我姐夫的感情还算比较深厚。
他见我姐夫一直在亏钱,加上后面客流量也不大,我爸一个人就够招呼了,也不好意思白拿钱,主动请辞帮我姐夫缓解压力了。
后来呢,店里就只剩我和我爸两个人维持了,我负责收银,帮着卖货,我爸大大小小全包揽,一个人起早贪黑帮我姐夫理店。
刚开始那会儿亏损还不是特别多,将将能回本,我姐夫坚持认为困难的时期很快就会过去,让我爸再挺挺,硬生生地拖了半年。
而这半年,虽然我爸调整了进货策略,但取得的些微利润也和货品亏损基本持平了。
我姐夫硬生生承担了半年的商用房租水电成本,也没盼来生意能好转的日子。
后来我学校解封了,我要返校回去毕业了,我姐夫的店就让我爸一个人看管。
我爸年龄很大了,腰也不好,我大姐和我姐夫的父母看着店里一天天地亏损,也看我爸太辛苦,过意不去,都劝说我姐夫,及时止损。
最后我姐夫可能是存款都花干净了,实在也亏不起了,自己顶不住多方面的压力,就关店了。
当时店里房租还有三个月到期,据说因为店铺地址实在太差,没人愿意接手,这三个月的房租,也跟着一起搭进去了。
我姐夫前前后后亏损了20多万,存款和年终奖都被掏空了,后来就老老实实地去上班,不再想着折腾了……

这个事情我后来和我爸一起复盘了一下,觉得我姐夫创业失败,一方面是因为太容易相信身边的人,过度放权,还想做甩手掌柜。
在店铺选址这种大事上,全权交给一个同样是第一次做生意的人去做,人家说什么,他就信什么,没有调研过的事实佐证,也没有有经验的人提供指导,最后翻车也是情理之中。
另一方面是把事情想得太理想,只看到结果,没考虑过程。
一开始只看到别人家海鲜价格高,卖得好,赚钱多,而海鲜卖不出去怎么办?有死掉的货物怎么处理?当地人对海鲜有没有需求……
这些问题,他统统没有思考过,所以面临亏损,除了着急,他完全不知道怎么办。
结果财富自由没实现,存款先被掏空了。
最后,我跟我爸说,我还真想过以后不上班,自己随便开家店,享受享受自由的生活,经历我姐夫的这事儿之后,我现在只想静静了……
杨小米:自媒体【遇见小mi】创始人,《行动变现》一书作者,心理学科班出身,定居在上海的山东人,3年从普通职员到市场总监,并创业,分享职场经验和成长故事